近日,在浙江德清举办的2024数字出版与文化出海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名牌》杂志社围绕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如何融合发展等问题,专访了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辽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昊千。

2025-08-03,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辽宁)点实验室副主任李昊千在2024数字出版与文化出海高质量发展论坛期间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名牌》:您认为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数字出版可以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昊千: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数字出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首先,数字出版以其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迅速将中国文化作品送达全球各地,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更容易被海外用户所接受,并与国际接轨。其次,通过数字化手段,我们可以对中国的优秀文化内容进行多元化的展示,如音频、视频、虚拟现实等形式,让外国读者以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最后,数字出版也为中国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广泛的商业化和市场化机会。近年来,我国的网络文学、微短剧等数字出版领域的新兴业态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海外平台上线。文化出海势头正盛,为中国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注入了新动力,这非常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国名牌》:您如何看待版权保护在当前数字出版环境中的重要性?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在版权保护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实践经验?
李昊千:在当前的数字出版环境中,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版权保护是维护创作者权益和激发创作活力的基石。在数字出版环境中,作品的复制、传播变得极为容易,如果没有有效的版权保护机制,创作者的权益将无法得到保障,这将严重损害原创者的积极性。版权制度通过法律形式保护创作者的版权不受侵犯,确保他们在公开范围内传播自己的作品,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回报。这不仅是对创作者辛勤劳动的尊重,也是对他们创作才能的认可和鼓励,有益于催生出更多的优质原创数字出版内容。其次,版权保护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数字出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加强版权保护有利于规范出版行业的市场秩序,打击非法侵权行为,保护正规出版单位的利益。同时,版权保护还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鼓励更多的创作者投入到文化产品的创作中,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此外,版权保护还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加强版权保护有利于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声誉和认可,提升其在国际文化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还有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信心。
因此,我认为在当前数字出版环境中,版权保护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加大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为创作者和文化产业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版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在版权保护方面,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积极践行国家级版权交易平台的使命与责任,在版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技术搭建便捷的版权线上登记系统平台、开设首个国家级版权机构网店、并即将开设移动端等,建立完善的版权登记制度,提供版权咨询、版权登记、颁发证书、知识服务、专属登记纪念等版权基础服务。同时,中心打通中国知识产权公证中心,实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版权存证与传统版权登记相结合,为版权人提供便捷服务和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
除此之外,北方国家版权交易中心构建从版权登记存证,到全网用权监测,到在线取证固证,再到维权协作的全链路版权保护服务体系,并积极与国内律所同步合作,为广大创作者和版权权利人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版权保护解决方案,确保原创版权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名牌》:在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该如何融合发展?
李昊千:首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体现在内容创新上。传统出版以其深厚的内容积淀和专业的编辑团队,为数字出版提供了丰富、高质量的内容资源。而数字出版则以其灵活多样的传播方式和互动体验,为传统出版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两者在内容上的深度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为读者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内容获取体验。
其次,技术革新是推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发展的关键。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出版在内容制作、传播、营销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传统出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还可以为传统出版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长点。同时,传统出版在内容策划、编辑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也可以为数字出版的内容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再者,融合发展有助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在产业链上形成优势互补。传统出版在纸张、印刷、发行等方面拥有成熟的产业链体系,而数字出版则在网络平台、移动支付、信息传达等方面具备优势。两者在产业链上的深度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高整个文化产业的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还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文化产品的全球传播和共享。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版权保护经验和技术手段,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总之,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需要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从内容、技术、产业链和国际化等多个方面入手,推动两者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张弛)